家,是一个平凡的字眼,是一座精神的圣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传承好的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而我在家族中耳濡目染,浓重的革命色彩一直浸染着我的思想。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勤劳、朴实、善良。从我记事起,他的房间中就一直摆放着毛主席的白色玻璃塑像,墙上总是贴着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以及开国十大元帅等画像。他生活简朴,身着朴素。爷爷腿脚不好,听爸爸说,以前因为救伤员受过伤,组织上为了照顾他,专门给他一辆专车,但是他从来也不用,每天骑着28大自行车上下班。他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就好像一面红色的旗帜,引领我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有一次,爷爷奶奶早晨散步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被自行车撞倒,躺在地上呻吟,爷爷见状上去要扶,却被奶奶拉住:“老头子,你可得想想后果啊!这年头,‘扶不起’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爷爷什么也没说,不假思索的上前把老奶奶扶了起来,还把她送到药店买药品,老奶奶就像看到希望的曙光,高兴得合不拢嘴:“老同志,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已经越来越少啦!”说罢,还要酬谢爷爷,爷爷却连连推辞:“不用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党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爷爷是个老知识分子,他总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他自己虽然从没拿过枪杆子,但笔杆子倒是须臾不离手。他虽然没有参加过军旅生涯,但他却时时刻刻要求自己遵守军人的纪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都坚持着军人的道德准则!这也成为我们家永恒的精神坐标,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爷爷退休后,平凡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的党性,他将爱党、敬党、信党贯穿生命始终。 小的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故事,几乎都是红色革命故事,比如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机枪眼,红军长征,刘胡兰故事等。在我眼中,爷爷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活虽然给了他诸多磨难,但他总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精神。 他具有一名老党员特有的品质:爱党、敬党、信党、护党是他终身的信仰。他说话做事认真负责,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爱回忆党的光辉历史,关心国家大事。他常把国家的好挂在嘴边。从他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体会到那种时刻保持昂扬斗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岁月静好,做好自己,不畏物欲横流而所累,不因朝花夕拾碌碌无为而悔恨。 我的父亲、我和我的爱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继承了爷爷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红色精神,经常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爱党、爱国。有国才有家,因为有了革命先烈剖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了让孩子以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模范为人生楷模,我们经常带他到革命老区、红色革命圣地寻找先辈们的足迹,感受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在他小小的心灵里要懂得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革命前辈付出的一切,让他感受革命先烈的点点滴滴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感动我们这一份平凡的真情。 戎马生涯不为钱,党的教导记心间,烈士遗愿怎能忘,言传身教青少年。 爷爷走了,但是在我的心中他永远是一位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爱党、敬党、信党,将党的事业融入生活之中乐此不疲,实现着自我价值的共产党员。而我也将继承红色家风,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奋斗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家庭价值。让勤俭节约的红色家风将历久弥新,永远存在于我心中,散发着它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