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郑文秀(曾用名郑晓瑞),1926年12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平乡县霍洪村,5岁开始在本村小学上学,学习刻苦,天资聪颖,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字,同时向堂兄梅花拳师郑俊奎学练武术,很早就接受先进的文化,在邻村共产党人高华杰(原平乡县县委书记、原上海市杨浦区区委书记,现病故)的影响下,1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和同村潘永亮、四麻窝(小名)一起到重义町的抗高学习。 1945年,当时作为交通员的岳父,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立场坚定,誓死为国,文武兼备,3月10日为促使伪军反正,岳父保护县委代理书记高华杰前往平乡城与伪警备队长池会通谈判,谈判激烈而危险,牺牲随时就会降临,由于池会通没有丝毫诚意,宁死与人民为敌,在最后谈判的紧急关头,岳父拿出拼死的决心跳上谈判桌,双手按枪,先让高华杰书记撤离,自己殿后,最后安全撤离谈判会场。 1947年的4月,大姐郑玉芬出生8个月时,作为平乡县武委会通信员的岳父随当时的县委书记李良田及夫人张清文等南下。南下途中,身经百战,浴血重生,后来升为骑兵连连长的岳父,双手用枪,多少次冲锋突袭;几次把危险留给自己,掩护大部队转战。打尽了子弹,手牵手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从土窝里爬起来,一个连队就剩下了自己,死去的战友有的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一路的敌人和土匪,各种遭遇战。9个月的战斗,9个月的奔波,终于到了大别山区。 作战途中,李良田书记的夫人张清文被还乡团抓去,党组织安排我岳父带人前去营救张清文,出发前李良田书记交代岳父说,能救回就救,不能救回来就就地打死,不能留下活口,一个妇道人家,在严刑下会暴露我们的行踪和计划。张清文同志被关押在一个带电网的地主家里,岳父带两名战士前去营救,高墙外只有半块砖的突起,可以站上去,共有四个看守,白天查看好环境,等到天黑后,两个人做外援,岳父一个人凭借小时候的武术功底,踩着高强外的半块砖头,紧贴外墙,慢慢攀爬,穿过电网,来到关押张清文同志的门外,还乡团的看守没有丝毫的防备,岳父手脚利索地打倒看守,背起张清文同志飞奔出来。 这段故事,让李良田书记在多年后,1983年来霍洪村看望岳母时,还提到,当时李良田书记是国家冶金部,冶金研究院的院长。高华杰书记,张清文伯母也看望过岳母。 1948年从大别山转战桐柏山区后,岳父任南阳市唐河县源潭镇镇长,在那里反匪剿霸,振兴工商业,兴建学校,一致受到领导的好评。 文革期间,岳父被当作走资派,遣去挖地道,四十天的苦役,回来就病倒了,一病不起直到1971年1月13日病故。享年46岁。 岳父对党忠诚,立场坚定,临终前给家人说,不管多苦永远听共产党的话。